本文第一章以張湛注《列子》的幾個特色:一、對原書內容加以修正,不論是(一)校訂錯字、(二)指出另有版本、(三)以史實質疑原書內容年代問題、(四)指出原文內容有「重出」的現象。二、明白指出《注》文出處,不論是(一)其他書籍,或(二)他人的注解等。三、坦承未聞未解之處。四、有注解錯誤或為原書圓說者;辨《列子》一書並非張湛偽作;第二章是張湛「天道觀」與魏晉王弼、阮籍、嵇康、郭象等人的承接情形;第三章「知識論」討論張湛以為妨礙認知的因素,及認知的正確態度;第四章人生論「命」與「生死」兩節分辨張湛對「命」的觀點與《列子》原文相同與相異之處;「聖人」一節以「聖人無夢」為討論中心,探究聖人須具備的涵養,亦即成其所以為「聖人」的條件;「名教」一節以為張湛並不否定「名教」,分析他不提倡名教的原因,並揭示他對「名教」所採取的態度。結論總論張湛思想,並指出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