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160.92
  • 學位論文

阿班.貝爾格《七首早期藝術歌曲》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The Analysi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Alban Berg’s Sieben fr#westeur061#he Lieder

指導教授 : 李燕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筆者曾演出貝爾格的《七首早期藝術歌曲》(Sieben fr#westeur061#he Lieder, 1905-1908);在彈奏此作品的過程中,七位詩人所描述之自然景色與其暗示性的詩詞,從相異的歌詞中譜寫出整體且一致的聲樂作品,而鋼琴部份的寫作上富有詩意的聲響變化,不僅對鋼琴的音色變化有更豐富的認識;更對其演奏的詮釋也倍感興趣,令筆者相當著迷,因此激發想要深入探討的動力。 本論文分作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則針對德國藝術歌曲之起源與發展,將之 分作三個時期,依循歷史的脈絡,介紹在不同時期中德國藝術歌曲的發展。第三章為對貝爾格的探究,首先論述表現樂派的風格、特色,藉此了解貝爾格在德國藝術歌曲中的定位,接著介紹貝爾格生平及成長背景,最後是關於貝爾格的音樂風格與重要作品之探究。第四章首先探討《七首早期藝術歌曲》之創作背景及出版歷程,其內容涵蓋此作品的創作緣由及七位詩人與其生平;再者為樂曲分析與詮釋,並從詩詞的內容、作品的曲式、及和聲架構來一一探究;而詮釋方面,筆者以鋼琴合作的角度深入研究聲樂與鋼琴的互動,並給予在演奏上需注意的方向與建議。第五章將針對前四章的內容做統整性的論述,並藉由鋼琴合作的角度,對貝爾格《七首早期藝術歌曲》有更深一層的見解,以對未來在演奏時有所助益。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上海市: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史特拉文斯基。《音樂七講》,許常惠譯。臺北市:樂韻出版社,1995。
余志剛。《阿爾班.貝爾格的生活與創作道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2003。
邵義強。《現代樂派樂曲分析》。臺北:錦秀出版社,20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