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229.54
  • 學位論文

李喬《情天無恨》研究 ──以情愛書寫、性格悲劇為觀察主軸

指導教授 : 黃清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討李喬《情天無恨—白蛇新傳》一書,研究重點則聚焦在文本所呈現的「情愛書寫」與「性格悲劇」。之所以如此,主因是李喬於2010年接受成大台文所碩專班李秀玲電訪,言及「性體」乃性格存在體之謂,李喬一向不諱言他「討厭人」,既然討厭人,又是「絕對悲觀主義者」、「滅絕論者」,所以秉持文學作品「是作者人格的符號,生命的縮影」的李喬,他所改編的「白蛇傳說」,也必然呼應作家的創作理念。《情天無恨》書中的「白蛇」—白素貞因為修行而「成人」,既成人體,也就具備了凡人難以逃避的「愛欲」,從而衍伸相應的困擾與考驗。此間,觀察文本中的「情愛書寫」,可以得知身為人的煩惱;而白素貞無法與許宣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也因人性本身「與生俱來」的性格缺陷所致,此係「性格悲劇」所需處理的課題。所以,筆者著眼,從書中人物性格引發的悲劇切入,探究《情天無恨》書中所彰顯的人性試煉,脆弱的、邪惡的、無奈的、悲苦的、天人交戰的,徹底爬梳一番;為何好事一樁,卻不能有人間美好、圓滿的結局。並嘗試探討來自於書中人物角色之間,各個的畸零性格。以是本論文,將著眼於人物角色之間的性格造成的悲劇進行論述,以期了解《情天無恨》之無恨何來,及析解《情天無恨》情愛書寫中本應圓滿、卻徒留憾恨的性格悲劇原由。

關鍵字

悲劇 性格 情愛 法海 許宣 白蛇

並列摘要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love story and character tragedy in Lee Chiao’s No Hatred in Love :The New Tale of White Snake, which talks about Bai(白素貞)and Xu Xuan(許宣)’s sad love story. In Lee’s opinion, literature is the symbol of author’s character, and this ideal also reveals in his book. The study analyzes the narration of love story in the book to find out the depression of being human beings. Moreover, the study focuses on character tragedy in the book, and discusses why there’s not a happy ending although it supposed to be in the story.

並列關鍵字

love Fa-Hai Xu Xuan White Snake Character tragedy

參考文獻


王溢嘉,《人性剖析》(台北:自立晚報,1988)。
吳進安,《哲學與人生》(台北:五南,2010)。
李喬,《泰姆山記》(台北:前衛,1992)。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撰,余鴻榮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台北:志文,1984)。
陳錚潁,〈主體的發現:李喬《情天無恨:白蛇新傳》與八○年代初期臺灣社會思潮的互涉〉(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被引用紀錄


蔡寬義(2017)。反抗來自生活,為生活而反抗—李喬短篇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61135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