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帶給人們經濟快速發展與科技高速進步,但也造成環境嚴重污染、資源過度消耗及全球加速暖化等環境課題,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其中又涵蓋了169項細項目標、230項指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土地開發通常是實現著國家重大建設發展與產業經濟串聯的手段,能促進經濟發展、產業活動、降低交通成本及增強城市競爭力,但以往在工程開發過程中亦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以及對當地社會文化的影響等。為有效降低土地開發對環境的衝擊,本文以臺南市政府近期辦理土地開發工程7個案件做個案研究,共計可導入SDGs目標3、SDGs目標6、SDGs目標7、SDGs目標11及SDGs目標13等共計五項指標,考量以公眾利益情形下,因應極端氣候下的環境衝擊調整公共工程的建設思維,以提供友善、公平、自由與健康的公共使用設施,並檢視其成果。再者,本文評估可再精進部分,未來手段採用低碳排放工程材料及低碳之工法設計,營建自動化及改善施工流程,減少工程生命週期之碳排放,達到淨零目標。並可應用無人機搭配AI人工智能檢控系統,有效進行工地品質控管及生命特徵之監控(如體溫可判別熱衰竭個體之照護等),拘限空間無人機檢視判定,降低職災傷害之潛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