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136.160

摘要


「著猴症」,這個在台灣民間閩南話稱呼的疾病,在全世界的現代醫學則通稱為「妥瑞氏症候群」。妥瑞氏症候群是醫學界的難題,發病的患者大多數是小孩子,正值學齡期,大部份不影響上學,只須面對同學戲謔時的心理調適問題;但有少部份被迫休學,嚴重者狂叫終日,穢語不斷。 妥瑞氏症候群的病灶在腦部,腦部是所有動物管理軀體的指揮中樞,若以外科手術處理病灶,效果難以預測,患者家長也不會接受;內科方面,近百年來的西藥療效仍不理想,常使部份患者的精神狀態顯得遲鈍,也有極少數患者服藥後的症狀未見減輕,稍有數日停藥則病情更為嚴重,於是病重藥增、藥重病增,陷入惡性循環的窘境。 中醫幾千年來在神經疾病的治療一向有相當好的效果,若能結合現代醫學的精確分析,從病因、病理切入,經八綱辨證、三焦辨證、六經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考量,去治療近百年來的各種變異疾病、罕見疾病,應可以達到較理想的療效。 在中醫辨證方面,妥瑞氏症候群患者大部份屬於熱症,少部份有虛熱現象;嚴重患者為陽亢躁狂症候。不少患者伴有精神、情緒要素而肝氣鬱結,出現抑鬱感、焦躁、易怒等症候。 在中醫治療方面,妥瑞氏症候群患者屬於神經症狀者可用清熱熄風藥,屬於精神、情緒症狀者以重鎮理氣藥為主,躁狂熱盛者可以加入黃連、石膏、大黃等清熱瀉下藥。 妥瑞氏症候群僅屬神經障礙者較容易治療,若轉化為情緒、精神障礙者,較難治療。患者沒有服西藥者較容易治療,患者已長期服西藥者在中醫的診斷處方要一併考量,當然是較難治療;尤其是長期服精神科藥的患者,更加困難。中醫處置要先讓患者能戒斷西藥,不僅要避免西藥的反彈副作用,也必須保持妥瑞病狀未加重,家長、患者才會安心;進而使症狀明確減輕,才算是為患者解決困難。 雖然中醫書籍內容已可追考二、三千年,但各種疾病的症狀描述與現今之妥瑞氏症候群並不是完全吻合。或許是各種疾病因時空不同而症狀改變,也可能是古今大自然氣候不同、空氣被污染、石油化學術生物污染等有關。

被引用紀錄


詹穆彥(2013)。疾病範疇發展與自我轉變:妥瑞症在台灣〔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538
陳恩祥(2007)。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中醫藥典籍論述資料彙編及分析〔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118-0807200916271667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