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其表現、處境與社會地位,都隨著社會局勢的變遷,被輿論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甚至引導著。從五四到三○年代,中國新女性走過萬事起頭難的十數載;在這個階段出現的許多問題,後代在不同的時空又反覆上演,有關「婦女回家」的爭論即爲一例。 本文將以此論戰為主題,討論1930年代前半期,由國外而國內、從政府到民間所展開的重塑女性形象風潮,以分析婦女回家聲浪何以出現;進而從婦女回家論戰的發生背景及其過程,分析時人對婦女出路的看法。同時,本文將兼論自五四時期以降在中國廣為流傳並被賦予「出走」意象的外國女性形象,娜拉,在此論戰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意涵。期望能從「婦女回家」論戰與娜拉形象的發展兩個面向出發,勾勒出1930年代中國新女性所面對的國家、社會與文化控制,同時檢視其自處的因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