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8.36
  • 會議論文

四種力學原理評估人體跳躍高度之差異-以直膝垂直跳為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垂直跳和爆發力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在實際運動項目的運用也極為廣泛,例如:「籃球」的跳球、搶籃板…進攻或防守動作,所以跳躍高度常是評估爆發力主要指標之一。目的:以人體重心法、騰空時間法、衝量-動量的方法及功-能量等四種力學方法評估人體跳躍高度之差異。研究方法:受試者以八名無足部病史之台北國立教育大學男生(年齡:28±3.46歲,身高:172.25±3.49公分,體重:67.25±5.97公斤)為對象。使用一台Mega Speed Ms25k高速攝影機(100Hz)與一塊AMTI測力板(1000Hz)之實驗儀器,以同步方法擷取直膝垂直跳之動作。人體重心法是以影片Kwon3D動作分析軟體處理,經人體肢段參數建置、直接線性轉換(DLT)、濾波及計算後取得人體重心垂直位移。騰空時間的方法、衝量-動量的方法及功-能量的方法則是以測力板原始電壓訊號透過DASYLab6.0分析軟體,經濾波、模組校正獲得時間與垂直地面反作用力之資料,並經力學原理換算後得到人體跳躍高度。結果:將此四種方法比較之後,發現人體重心法和衝量-動量的方法所得的跳躍高度較為接近。結論:在量測跳躍高度時宜採用衝量-動量定理,這也與Nicholas(2001)的研究相符。

被引用紀錄


林漢森(2011)。應用馬克操高抬腿技術進行八週訓練對國中田徑選手速度、爆發力之影響〔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1.0016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