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8.51
  • 期刊

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之評估研析

摘要


「地方文化館」政策自2001年推動,至2009年在各地建立兩百多個地方文化館,在將文化概念擴及地方生活產業與空間營造上有其重要的意義,然而計畫的執行過程與成果,仍有各種不同的評價值得深入檢視與討論(如:開放程度及使用率低等之批評)。本研究針對「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做執行效益評估,分別從一、文建會相關政策及法令之檢視,二、各地方政府文化局及館舍執行情形之回應,及三、整體執行績效與社會影響之綜合評量等三方面進行,內容包含文建會相關政策及法令、地方政府及館舍執行等面向的成果評估與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深度訪談與專家座談,檢視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的執行成果與影響,並且透過這個文化政策的分析過程,理解社會的文化價值觀轉變,提出對未來政策方向的建議。

被引用紀錄


林喬凱(2015)。旗山生活文化園區推動機制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500143
謝頴頡(2012)。地方組織參與產業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模式探討-以橋仔頭糖廠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200924
謝小韞(2012)。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執行案例之探討─以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紀州庵新館及台北市長官邸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200918
胡愷婷(2011)。虎尾糖廠與市街紋理永續保存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1.00050
江妍儀(2007)。政府角色與功能影響地方文化館政策之研究-以台北縣三峽鎮歷史文物館與台北縣李梅樹紀念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3082008194446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