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56.250
  • 期刊

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

"Opela": Its Definition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摘要


「胡撇仔」由日語(オペラ)羅馬字「opera」的讀音而來,作為一種演出形式,在歌仔戲中已行之多時,而且有其歷史演變的脈絡可循。本文首先將釐清胡撇仔的意義,就其內外的特質,分為綜藝的效果、寫實的表演、意象的劇場、通俗的劇情等四方面說明;其次,根據其所殘留的殖民色彩,探討胡撇仔的歷史源由,以及相關新編劇目的發展過程。

關鍵字

胡撇仔 歌仔戲 表演 劇惰 劇目

參考文獻


王嵩山(1988)。扮仙與作戲:臺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
江秋華(2000)。外臺歌仔戲演員表演概念之探討
吳紹蜜(1999)。蕭守梨生命史
林鶴宜()。
自立晚報

被引用紀錄


葉子華(2010)。金枝演社的胡撇仔美學〔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0.00140
許美惠(2007)。七0年代以來臺灣歌仔戲的現代性回應及其經營模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07.00019
廖若涵(2012)。後殖民情境下的坎普美學與懷舊政治:分析黃香蓮獨角戲《羅密歐與茱麗葉》及金枝演社《羅密歐與茱麗葉》〔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1367
陳幼馨(2009)。臺灣歌仔戲「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與階段性特質〔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970
林玉如(2007)。跨場域舞台的戲劇創作與轉化--陳守敬歌仔戲寫作技巧探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0950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