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93.172
  • 期刊

香港文學或是台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

摘要


施叔青所撰寫的「香港三部曲」系列,之所以在其文學生涯中顯得特殊,在於其撰述的時間點上。作家選在香港回歸之前所完成的香港三部曲,使一位「異鄉客」找到一個得以介入香港歷史的空間。「香港三部曲」中隱藏了作家對香港風情的鑑賞視野,因此「香港三部曲」中所呈顯的異國情調也常引起港人的不同意見。基本上「香港三部曲」是以「傳奇」的效果來營造小說的氛圍,透過「傳說」來建立文本的敘述脈絡,因此也造成了讀者與敘事者多元的對話方式,在多重的觀看與傳說之間,「香港」的圖像也在這多重傳說之中被勾勒出來。一九七七年,施叔青從台灣至香港,此時正值香港經濟上百花齊放之際,金融業、觀光業以及酒店事業的蓬勃,使得香港經濟到達了鼎盛的顛峰時期,真正成為一座幻象之都。施叔青任職香港藝術中心並負責節目策劃,基於這個因緣,作家開始出入香港上流社會,周旋於殖民地的統治者與上流華人之間,真正見識了香港物質文化的極致,並開始了他對香港殖民地統治階層的觀察,也奠定了其後撰寫「香港三部曲」的基本視野。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colonialism anti-colonialism Orientalism identity

參考文獻


Anderson, Benedict(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Hobsbawm, Eric. J.(1997)。帝國的年代
也斯(1993)。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王賡武(1997)。香港史新編

被引用紀錄


楊雅儒(2007)。臺灣小說中民間信仰書寫特色之研究 ──以九○年代後八本小說為觀察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0889
陳筱筠(2008)。戰後台灣女作家的異常書寫:以歐陽子、施叔青、成英姝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002201314300934
楊采陵(2009)。家鄉的三重變奏──從空間語境和身體意識探究施叔青的台灣書寫〔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111200916053324
謝秀惠(2010)。施叔青筆下的後殖民島嶼圖像—以《香港三部曲》、《台灣三部曲》為探討對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03887
何敬堯(2012)。論施叔青「台灣三部曲」之時空敘事與文本疑慮――「癥狀式閱讀」的逆讀策略〔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200220131519262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