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61.116
  • 期刊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the Pure Line Selection from Hybrid Population of Rice Part 1. The Response of Yielding Capacity among Different Pure Line Groups Selected at Diff

不同環境因子對稻雜交育種後代集團遺傳形質選擇之影響 第一報 各地育成新品系羣產量趨勢線之差別

摘要


作者舉行兩個稻品種雜交組合,(一)嘉農242×Baritol,(二)臺中65×Baritol,母本「嘉農242」及「臺中65」,均爲目前本省適應性較強之水稻品種。父本則爲山地陸稻;希望由此育成抗病及耐旱品種,並同時研究相同遺傳質之雜交後代集團,在連續世代中,因在不同緯度環境下分離組合,由於自然因子之淘汰作用,在育種過程中,所加於品系入選機會之影響,有何差異,以供研究本省稻作育種,自然分區之論據。 48年(1959)夏,種植上述兩組合之F1種子,各20粒,乃得充分之F2種子;此項F2種子充分拌和後,於49年春,平均分配於臺北、臺中、嘉義、屏東等四處地方,每地每組合各種植2,000株,如此就收穫之F3及其連續後代種子,逐年抽取1/10,爲次代種植之用。每年分春、秋兩季各種植一期,直至第6代起,選擇單株,分區建立純系;再經各地歷年穗行試驗及品系比較試驗,作產量比較,及抽穗期比較,(選擇比對照種臺中65號產量稍高或相等,且其抽穗期相差1-2天以內者),予以淘汰選擇,每處各選出12品系,四處台計48品系,舉行綜合性之區域適應試驗,試驗地點仍分在原來之四處育種地點。每處12品系,包括來自第(一)及第(二)組合者各6品系,其代號如下: (表格略) 以上各品系分在臺北、臺中、嘉義及屏東四處地方種植,53年第一期作三行區每行10株(7×8寸)重複二次,53年第二期作則重複六次。本田在幼苗活肴後,一律採取每隔5日之節水輪流灌溉,其他一切肥培管理,均照當地例行習慣,成熟期收穫種穀,配合產量趨勢線,以資互相比較。 根據本研究結果,在臺灣,稻作育種,以在臺中及嘉義二地效率最佳。臺北及屏東育成品系,除少數特殊情形外,適應範圍均較狹。再則無論第一期作或第二期作,南部品系尚可向北適應;臺北品系,甚少有向南能適應者。除由於光照溫度之感應關係外(溫度影響尤大),南部天氣溫暖,病蟲害種類較多,而病況常較重。在該種情形下磨煉淘汰後,所有南部育成品種對病蟲害抵抗力均較強。臺中育成品系無論第一期作或第二期作,向臺北或嘉義均尚有相當適應力,但就第一期作已有之費料表示,並不適應於屏東;又第二期作如在嘉義遭遇新毒素病時亦減產。嘉義育成品系,向南可適應於屏東。向北常因遲熟而效果欠佳。屏東地區除栽培其本身育成之品系外,以種植嘉義育成品系爲佳。 根據本試驗研究所得數據,予以統計分析及推理研究,臺中、嘉義二地,臺中居全省中央;嘉義位於北迴歸線上,且有適宜之天然接種稻熱病及螟蟲環境,育成品系適應性均較強,應爲本省稻作實用性育種之兩大自然中心。但仍應加強育種過程中之人工接種病蟲害設備及措施。屏東及臺北,僅可能育成地方性品種適應局部特殊環境之需要;並適宜作育種理論性問題之基本研究。第二期作缺少屏東區數據,正繼續試驗中。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