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19.241
  • 期刊
  • OpenAccess

北伐前期之國共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民國十年七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這時孫中山先生開府廣州,任非常大總統,籌畫北伐大計。次年十二月,中山先生督師桂林時,共產國際代表馬林(G. Maring)至桂林謁見,提出國共合作要求,遭中山先生婉拒,無功而返。十二年一月,陳炯明叛變後,中山先生赴滬,蘇俄派越飛前來晤談,會後發表「孫越共同宣言」,國共之間有條件的合作關係才於是展開。而同一時期之共黨則已成為共產國際之「中國支部」,受共產國際之命,加入國民黨,以實現其「移殖」、「寄生」、到「篡奪」的策略。中共對北伐統一並無積極的想法,反而一再以各種方式阻撓反對,民國十四年中山先生逝世後,中共在國民黨內不斷製造對立分化,企圖以控制國民黨的方式赤化廣東。中山艦事件後,蔣中正先生一舉平亂,整頓黨務,民國十五年七月誓師北伐,中共的陰謀無法得逞後,便轉而利用汪兆銘建立武漢政權,但不過三個月的時間,即歸於瓦解,而中共亦在反共浪潮中被逐出國民黨。本文即以民國十年至十六年,「北伐前期之國共關係」為題,探討此六年間中共建黨之寄生策略,並藉此理解歷史發展之經驗與教訓。

關鍵字

北伐 國共關係 聯俄容共 寧漢分裂 清黨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