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72.41
  • 期刊

論資訊素養的結構與意義

On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摘要


資訊素養是發現和判斷資訊的能力、處理與傳播資訊的能力、組織與創造知識的能力的集合,可分為觀念層面、技術層面、內容層面三個層次。資訊素養是文化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傳媒素養的合力。在資訊時代,資訊素養是每一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質,對個體而言,有利於個體的學習與自我發展,促進個體順利社會化;對社會而言,有利於資訊環境的優化與監察,促進資訊技術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建設資訊時代新文化。

並列摘要


Information Literacy mean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bility of how to discover, analysis, organize, disseminate and create knowledge. There are three layer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idea, technology and cont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e literacy, computer literacy, Internet literacy and media literacy. As a basic literacy for a person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important for individual as well as society.

參考文獻


李月蓮(2000)。「媒體資訊革命」對香港青年人的衝擊:資訊爆炸與資訊混淆。青年研究學報。3(1)
波斯特.馬克(2000)。第二媒介時代
姜奇平(1999)。數位化時代的人與商業
孫慕天(2000)。世界4。自然辯證法通訊。2000(2)
高亮華(1996)。人文主義視野中的技術

被引用紀錄


薛雅勻(2008)。幼稚園教師資訊素養與其教學效能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8.00988
劉美慧(2006)。資訊素養融入學科協同教學計畫-以清雲科技大學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6.00206
余心蓓(2014)。國小教師資訊素養與環境因素對使用教用版電子教科書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4.00157
吳月嬌(2012)。研發機構之組織文化、資訊文化對網頁設計品質的影響〔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200366
何俊賢(2007)。教師背景變項對教師資訊素養影響之統合分析〔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70018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