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109.151
  • 期刊
  • OpenAccess

施用雞糞堆肥對轉作田土壤及作物氮素動態之影響

Effect of Chicken Compost Application on N Mineralization and Productivity Potential in Alternative Soils

摘要


施用雞糞堆肥與化學N肥於屏東稻作轉作田,觀察土壤中氮素轉化及作物吸收情形,並了解相互的交感效應及施肥效率,提供為有機農業應用上之參考。秋作甜玉米產量結果顯示,每公頃施用堆肥0、5、10、15噸,鮮穗玉米產量均有極顯著的差異,而每公頃施用化學氮素0、75、150、225公斤亦有顯著差異,但兩者之間(雞糞堆肥與化學氮肥)第一年沒有交感效應,第二年才顯出交感效應,顯示不施化學氮肥下,堆肥用量應增加,但高學化氮肥下,堆肥效果不明顯。在十六種肥料組合中,產量最高的處理是N150M10比對照組合N0M0增產24~29%。缺肥區作物已吸收氮素的生產效率(NE值)為最高,隨土壤施用氮肥越多,作物的NE值越低。傳統雙期水田轉作為單期水田後,土壤有機質含量第一年由3.72%降為3.29%,第二年再降至3.19%。在土壤有機質含量減低的情況下,原有土壤的氮素礦化潛能(N0)亦降低,釋出的有效性氮量不敷支出,導致低氮區第二年作物NE值、氮素吸收率、及氮素施用效率比第一年為高。堆肥的肥效很長且效果佳,施用後隔年土壤無機態氮素含量及氮素吸收效率均明顯增加;施用量每年每公頃達8噸時,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土壤有效氮素指標N0值亦可達平衡,且土壤剖面及鮮穗玉米硝態氮含量亦不構成安全威脅。惟若以氮素利用效率觀點,轉作田堆肥施用量,每年每公頃仍應低於5噸,較符合投資報酬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