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1980)於「競爭策略」一書中,指出並假設企業的競爭優勢決定於五種力量,其中包括:現有廠商的競爭,替代品的威脅,新進入者的威脅,供應商議價能力,及客戶議價能力。分析波特所謂的企業競爭力量,乃是屬於威脅(Threaten)類型,然而威脅與機會(opportunity)是一體兩面,因為如果企業若能夠主動的以機會觀點來看威脅,那麼威脅就是危機,而危機就是轉機。此種觀點正好印證於企業在面對綠色趨勢的威脅下,雖然看似危機,但危機就是轉機。 面對嚴峻的環境保護規範,國內、外的許多企業積極並以主動的機會尋找創新綠色產品的開發,包括尋找新的原料供應,研發新的製程配方,及擴展新的市場,此種企業策略就如同企業由現階段的低價競爭策略(紅海),轉移到新的市場利基(藍海),其結果正可以驗證波特的五力分析中的:(1)於現有競爭的廠商中試圖脫穎引而出,(2)增加新競爭者投入新興市場的障礙,同時(3)也造成替代品的威脅。此外,在波特的五力分析中,也可以進一步擴充與延伸,例如:如果不以競爭而是以合作(如策略聯盟)角度來看,那麼在產業全球分工時代,企業間的合作便出現許多機會。因此企業積極投入開發綠色產品,尋求新的原料,清潔的製程方法,並強調產品的回收,本文將介紹近年來的相關環境法規,以產品的生命週期的角度,探討綠色產品開發及管理,其結果並以範例說明,並於結論說明新的環保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