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49.94

摘要


心理學普通不設宗敎信仰這一問題,因爲兩者的研究對象各有不同之故。但由於心理學所討論的人,是「整體性」的,生理與心理固然不能分離,肉體與精神現象也很難完全分開處理;因此自五十年代以來,某些研究「人之所以爲人」之特徵的心理學家,已開始對宗教信仰這一問題發生了興趣。心理學家討論信仰問題,不管他們的背境是什麼,藉通不强調、更不執著某種特定的宗敎系統,如佛敎、基督敎、或天主敎,雖然這些心理學家也有他們自己的特定信仰。本文收集了五位較有代表性的心理學家,並計劃從他們不同的立場來討論人與宗敎之問題:(一)從成熟的人格觀點來看人之宗敎信仰對人之人格成熟有何關連。這裡介紹了兩位心理學家,即亞爾伯之人格理論及梵岡之信仰健康觀。(二)從人生意義之探索看信仰問題。並以意義治療學之創始人以弗蘭克爲代言人。(三)從追求道德及靈魂之實有看宗敎,以新精神分析學權威佛洛姆爲主。(四)從人之自我實現論談宗敎信仰,並以此理論之創始人馬斯洛爲主要依據。輔大以全人敎育爲宗旨,並以眞善美聖爲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但全人敎育不設宗敎這一問題又如何能成爲「全人」。眞善美聖的實際內涵又脫不了終極關懷的問題。我們不願以自己的信仰談宗敎,雖然我們也有此權利及責任,但畢竟易引起誤會及反感。本各完全以人自己的立場來說信仰,似乎應該易於接受。

被引用紀錄


林倚帆(2009)。宗教性、寬恕與靈性安適感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900026
胡丹毓(2012)。基督徒心理師之信仰對諮商工作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30572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