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22.6
  • 期刊

「誠」與「齋戒」-從祭禮到哲學的轉化

Cheng and Zhaijie -The Conversion from Sacificial Rites to philosophy

摘要


本文嘗試追溯中國傳統哲學概念-「誠」,在禮學上的根源。將「誠」一義所表明的天人心性主體,以一種禮學與人類學式的眼光切入,追溯至古代祭禮中的齋戒行為,並與「誠」之哲學內涵作一對應式的探討,說明從祭禮到義理轉化的軌跡。主要關鍵即於「齋戒」的儀節功能,在培養專一凝鍊的敬神意識;並齋戒的主要內涵,在天人溝通時的「齊」「定」狀態:通過變食、沐浴、防欲等儀節,求其敬慎,並修身致思。因著宗教禮儀所引導出宗教情感的落實,「齌戒」於是從致祭的形式意義輚趨於脩身、致思,進而省覺出面對鬼神、宇宙、天地時的自我定位,即能夠自「明」而「誠」,乃至由「誠」而「明」,心性誠體的意義於焉完成。

關鍵字

齋戒 祭禮 天人 修身 禮記 中庸 大學

被引用紀錄


張明嫏(2010)。先秦齋戒禮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2437
伍振勳(2019)。〈中庸〉「誠」論的思想史意義-兼論〈中庸〉、孟、荀「誠」論系譜臺大中文學報(66),1-3+5-42。https://doi.org/10.6281/NTUCL.201909_(66).00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