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46.223
  • 期刊

選舉的空間因素: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

The Spatial Factors in Electoral Studies: The Example of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aiwan

摘要


本文嘗試以空間分析的方法,探討台灣三次總統選舉呈現的空間因素。作者首先介紹空間分析的意義與特質,接著介紹空間分析常用的方法,對選舉地理學重要文獻作簡要回顧,最後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探討選舉結果呈現的空間因素。使用的方法包括視覺化呈現、空間探索分析、空間迴歸建模三個層面。研究發現第一次總統選舉,因李登輝效應影響,選票的空間結構比較異常。其後選舉,藍、綠選票加總之後,縱使得票率互有消長,仍呈現相當穩定的空間結構。空間迴歸方面,作者針對民進黨總統選舉獲票的增加率進行分析,發展誤差的空間自相關現象同時來自於空間異質與鄰近效應。

並列摘要


The author tries to apply the methods of spatial analysis into the studies of election campaign with the purpose of ide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factors. After making a short introduction of the meaning of spatial analysis and the techniques of this research approach, the author takes the thre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held in Taiwan from 1996 to 2004 as example.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geographical visualization,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spatial modeling.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voting results show a high degree of spatial stability, although the party supports in each election was changing. In the spati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author finds there are both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autocorrelation existed which makes error violates the assumption of OLS regression.

參考文獻


林繼文(1998)。地盤劃分與選舉競爭:對應分析法在多席次選舉研究上之應用。選舉研究。5(2),103-128。
洪永泰(1994)。選舉預測:一個以整體資料為輔助工具的模型。選舉研究。1(1),93-110。
徐永明(2001)。政治版圖:兩個選舉行為研究途徑的對話。問題與研究。40(2),95-115。
盛杏湲(1998)。政黨配票與候選人票源的集散度:一九八三年至一九九五年台灣地區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5(2),73-102。
黃信豪(2006)。多層模型於選民投票行為研究的應用: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東吳政治學報。22,161-205。

被引用紀錄


彭仲瑩(2020)。臺中市空氣污染與林佳龍獲票率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2000725
洪暐婷(2017)。吉園圃蔬果標章之空間分布及其成因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2459
鐘晨維(2017)。2014年日本眾議院選舉-核能對自民黨得票影響之空間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715
蘇昱安(2016)。朱立倫的危機與轉機—103年新北市長選舉空間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10238
蘇郁涵(2016)。探索「柯文哲現象」-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空間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278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