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58.174
  • 期刊

我國腎替代療法經濟負擔之回顧與前瞻

摘要


我國自1963年引進血液透析治療末期腎臟病以來,隨著技術改善、安全性與存活率提昇、價格下降、人口老化,以至健康保險的普及,各項腎臟替代治療的使用率逐年上升,近年來占全民健保的醫療給付總額已達百分之七上下;如何控制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延後腎臟病者開始替代治療的年齡、發展並推廣價格合理的替代治療方式,不但是我國,也是所有進步的國家必須積極尋求突破的重要議題。

關鍵字

無資料

並列摘要


被引用紀錄


許雅蓉(2013)。門診透析總額制度對末期腎臟病照護品質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987
林麗真(2011)。比較傾向分數配對後不同透析模式病患之長期醫療成本〔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0747
林佳燕(2009)。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病患之長期醫療成本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0827
吳佳穎(2008)。透析總額制度對腎臟專科醫師執業行為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2771
紀育君(2007)。比較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病患醫療利用情〔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118-080720091627404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