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81.52
  • 期刊

十七世紀前後臺灣煙草、煙斗與玻璃珠飾的輸入網絡-一個新的交換階段

The Import Networks of Tobacco, Tobacco Pipes, and Glass Bead Ornaments into Taiwan Circa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 New Phase of Exchange

摘要


本文試圖觀察十六、十七世紀之交,繼葡萄牙人之後,西班牙與荷蘭人相繼東來尋求亞洲貿易據點,促使台灣成為國際航線轉運站之過程,輸入台灣的玻璃珠與煙斗等外來物質的樣貌。台灣本島的玻璃珠輸入起始年代很早,約自距今1800年前,進入金屬器時代,玻璃珠物質的使用更為普及,但其來源主要是以印度、東南亞、中國等亞洲供應網絡。現有考古遺址與民族誌資料顯示,隨著十六、十七世紀國際商業勢力在此之交會,輸入台灣的玻璃珠品類亦擴增至歐洲、日本製品。從交換物品內容觀察,珠子似乎是外來者投原住民所好,用以交換當地物資的物質媒介。相對於此,約於同時期輸入台灣的煙斗物品,則是前所未有,可置於十五世紀以來因為哥倫布探險美洲而開啟的煙草與吸煙文化的國際傳播脈絡加以考察,其品類亦顯示歐洲白陶煙斗、日本銅煙斗與可能來自美洲陶煙斗的國際組合。歐洲白陶煙斗僅是在台荷蘭商員的消費物,日本銅煙斗與可能來自南美洲、中南美洲的陶煙斗則很可能進入原住民部落,成為消費品之一。筆者推測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引進煙草與使用煙管喫煙此一新習俗上,扮演一定的角色。這些外來物質有些因為數量眾多,歷經長時間流傳成為擁有該物質原住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物,如淇武蘭遺址出土金珠;有些輸入有限缺乏後續供應者如煙斗,原住民在吸煙生活習慣逐漸建立之後,自行製作陶質或者竹、木質等替代性煙斗。這些物品,即是日後日治時期以來所建構或認知的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核心物質之一。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2003)。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的「福爾摩沙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臺灣文獻。54(4),285。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2003)。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的「福爾摩沙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臺灣文獻。54(4),291-292。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2003)。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的「福爾摩沙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臺灣文獻。54(4),297。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2003)。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的「福爾摩沙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臺灣文獻。54(4),300。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2003)。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的「福爾摩沙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臺灣文獻。54(4),304。

被引用紀錄


顏廷伃(2011)。考古學文化變遷與人群辨識的研究— 二千年以來台南地區考古學文化變遷研究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2467
王儷螢(2011)。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裝飾品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2206
謝艾倫(2009)。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外來陶瓷器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072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