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90.83
  • 期刊

建立典範:王時敏與《小中現大冊》

Establishing Paradigm: Wang Shi-Min and "Album to See the Large within the Small"

摘要


現藏於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小中現大冊》實際上的名稱是「倣宋元人縮本畫及跋」。因為在這本冊頁的引首被題有「小中現大」四個大字,故習稱「小中現大冊」。在這本冊頁中收錄了二十二幅宋元名畫的縮本,當中十八幅縮本的對頁有董其昌所書寫對這些宋元名跡鑑定的意見、對這些偉大畫家的評價、談論畫風的淵源或出處、以及記述原跡的流傳經過等。是我們研究畫史以及十七世紀收藏的重要材料。本文所要討論的是《小中現大冊》的功能以及它與作者王時敏的關係。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本文從「傳習」的角度切入分析《小中現大冊》之實際功能與王時敏畫業的關係,試圖將之置於「實際操作」的行為脈絡中就「實踐面」上來解釋《小中現大冊》在南宗繪畫學習中的具體位置。二、本文還將從圖繪收藏的脈絡,來探討《小中現大冊》與王時敏收藏之關係以及圖繪「收藏集冊」的意圖。三、就「小中現大」的典故、出處、以及詞意來討論《小中現大冊》的意涵與王時敏「建立典範」的關係。希望對《小中現大冊》在畫史發展中之意義及重要性做具體的定位。

參考文獻


(1892)。探幽縮圖。國華。32,166-167。
(1912)。狩野探幽筆仿古畫卷。國華。305,116-117。
方聞(1968)。董其昌與正宗派繪畫理論。故宮季刊。2(3),1-18。
王毅(2004)。中國園林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正華(2003)。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近史所研究集刊。41,1-85。

被引用紀錄


梁哲瑋(2015)。運輸的圖像:盤車圖的形塑和變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0912
林宛儒(2010)。望之若仙:孫隆《二十四開寫生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189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