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7.2
  • 期刊
  • OpenAccess

《經典釋文》與《廣韻》「來」母反切上字之比較研究

摘要


以30或36字母為分類標準,用陳澧「基本條例」系聯《廣韻》「來」母字,可以分為兩類;以統計法看這兩類反切上字,其中一類多與1、4韻字相配,另一類則多與2、3等韻字相配。「來」母是「半舌」音,「知」「端」系是「舌」音,《廣韻》「來」母字的等位分配,與「知」「端」系正好相合;「知」「端」系的音值有別,一讀「舌頭」,一讀「舌上」,因此本文認為「來」母字在《切韻》時代,也有可能一類讀「舌尖邊音」,一類讀「舌面邊音」或「捲舌邊音」。本文又觀察時代稍早的《經典釋文》反切上字,發現「來」母字也有與《廣韻》相同的因等分類現象,則「來」母字在六朝的音讀,也有可能具有兩種不同的音值。

參考文獻


李方桂(2003)。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
陳新雄(1982)。聲類新編。學生書局。
董同龢(2003)。漢語音韻學。文史哲出版社。
魏建功(2004)。古音研究。中華書局。
金周生(2010)。《切韻》以前反切上字用字之探討─以《經典釋文》為研究範圍。洪葉文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