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30.232
  • 期刊

論胡五峯「同體異用」與「心以成性」:朱子疑義所呈顯的問題意義

Meaning of Zhuzi's Queries of Hu Wufeng's "One Substance but Two Aspects" and "Nature Manifested by Heart"

摘要


對於胡五峯的思想,大陸學者多概括之以「性本論」。牟宗三則在本體宇宙論的意義之外,基於判教立場,更突出五峯的圓教地位。因此,對朱子於五峯的諸多疑慮與評議,牟先生亦多貴之以不契或誤解,尤以「同體異用」、「性無善惡」等論題為甚。牟先生以為,五峯「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意指同一「事體」而非「本體」;「性無善惡」所指也是性體的超越善惡相對。然而,五峯的性體若具本體義,天理人欲或善惡現象,則理當也由此本體而出,則朱子所疑就不能全然謂之無據。由於朱子是透過理氣二元的格局以解釋善惡現象,其疑義恰可突顯出「一本」思想面對惡之來源的處理之困難。其次,牟先生尤贊五峯「心以成性」之說,謂之「形著」,並以為此說足以濟陽明心學「虛玄而蕩」、「情識而肆」之弊。然而,朱子基於現象實然的觀點,以為經驗界乃是理氣相袞以成;經驗界之善,如何驗證其乃是「氣質之性,不混入義理」,又如何驗證其為「本然之善」、「無對之善」呢?如果不能進一步證明,所調「心以成性」會不會是一種主觀心理投射的「光景」呢?此外,心可能如其自性、也可能不守自性,不守自性即陷於惡。但如果「『成性』是形著之成,非『本無今有』之成」,則清淨本然,心何以有蔽於物欲、不守自性之可能?同時,形著是為了藉性體保證真良知,不使假良知混同真良知,然而,又如何保證我所證會的必為性體?保證良知的關鍵在性體,證會性體又在於默契、體會,但如何保證所契、所會之性體必為真?由此可見,朱子之所以對「同體異用」、「心以成性」之存疑,並非全屬思路不契,疑義之處,實亦點出上述論題某些理論問題。

參考文獻


唐.湛然:《金剛錍》,《大正藏》第46冊。
宋.周濂溪:《周濂溪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宋程顥、宋程頤、王孝魚點校(2006)。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宋胡宏、吳仁華點校(2009)。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
宋朱熹(2002)。朱子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