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3.173
  • 期刊

作為「文明橋樑」的日本:探索「非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一個途徑

Japan as a Bridge of Civilizations: An Approach to Exploring Non-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ies

摘要


近年來國際關係學界開始有了非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可能性的討論,試圖從各國歷史與哲學傳統中尋求答案,證明非西方地區可以擁有不同於西方觀點的國際關係理論,而此理論自始存在只是未被置於國際關係的範疇討論。研究國際關係日本學派可能性的學者關注日本兼具現代性與傳統的「中和理論」,或是「中間性」(inbetweenness)。亦即日本試圖調和東方與西方文明發展的成果,在諸多「外借」的理論中自行融合,而這種「中間性」正是日本的特色。然而主張「中和理論」或「中間性」為日本特色,若缺乏對於日本知識社群是如何進行文明調和的理解,最終仍難免被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所收編。本文認為日本京都學派導師西田幾多郎的哲學思想可以作為上述的「中間性」的本體論,並為國際關係學界議論中的「非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之發展方向提供參考。西田哲學探索「普遍/特殊」之間的辯證關係,企圖克服西方文明的普遍性宣稱並找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以自身歷史為背景創造新的世界文化。西田的思想避免了西方/非西方的二元對立圖式,並且為企圖成為「文明橋樑」的日本找到國際關係上的動能。

並列摘要


In the past decade, IR scholars have debated the possibility of non-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ies which draw on histories and philosophies of non-western countries. While searching for the possibility of Japanese School of IR, most of the scholars have focused on Japan's ”inbetweeness”, i.e. Bridge of Civilizations, which merges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into Japan's own characteristics.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inbetweeness” become possible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Nishida Kitaro's philosophy and shows that Nishida's philosophy not only provides the ontology for ”inbetweeness” but also points out an approach to developing non-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參考文獻


三浦研一(2004)。二戰後日本國際關係理論的演進。世界經濟與政治。10,39-43。
石之瑜()。
吳玲(2008)。西田國家觀批判。北方論叢。4,101-104。
尚會鵬(1997)。中根千枝的『縱式社會』理論淺析。日本問題研究。1,85-91。
尚會鵬、劉曙琴(2003)。文化與日本外交。日本學刊。2003(3),76-89。

被引用紀錄


陳瑄毓(2014)。國內政治對外交政策的影響:以日本領土爭議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1022014163645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