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32.48
  • 期刊

身體活動對學童之生理效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科技的發達及生活品質的提昇,致使個體身體活動的機會急遽喪失。然而身體不活動的個體比身體活動的個體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疾病(CHD)的可能性達1.9倍。但身體活動可提供兒童增加最大攝氧量(VO2max)、增加心臟每跳輸出量(SV)、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膽固醇總量的比例(HDL/TC)、降低安靜心跳率(RHR)、降低體重、減少體脂肪百分比等功效。持續身體活動習慣的學童比不運動的學童健康,如慢性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與感冒等疾病於成人期時的發生率也相對降低。因此,有規律地實施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促使兒童建立良好的健康體適能與充滿活力、朝氣、健康及安康的美好人生。

被引用紀錄


林清玉(2011)。運動介入對於學童健康體適能及健康生活型態之影響-以高雄市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1.00154
劉俐蓉(2002)。台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904200714134878
劉大成(2004)。互動體感遊戲設計與應用—以國小學童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0112200611353292
曾振峰(2006)。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的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新民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20796
陳樹華(2006)。某國小學童運動介入對健康體適能影響研究-以羽球運動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417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