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80.39
  • 期刊

身體活動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的影響

摘要


造成肝炎的成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肝炎性病毒,其次為酒精與藥物所致。人類的病毒性肝炎目前分為A、B、C、D、E型五種,其中A、E型的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患者大多可以慢慢痊癒,不會形成慢性肝炎;而B、C、D型病毒主要藉由體液、血液來傳染,在台灣約有3%人口感染C型肝炎,每6人就有一位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D型肝炎病毒為一缺陷型病毒,需要有B型肝炎病毒之表面抗原才具有傳染力,根據各大醫院研究,成年人的慢性肝炎帶原者中,平均10%同時罹患D型肝炎。本篇以台灣地區最流行的B型肝炎為例來說明病毒感染的機制,並針對身體活動是否會造成肝炎病況的惡化加以探討。根據現有有限的研究顯示,運動對於肝炎病情並沒有惡化的情況,甚至能讓病患提早回復到平常的活動能力,然而對於運動員而言並沒有相關的研究,值得重視。

關鍵字

肝火 身體活動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hepatitis physical activity

被引用紀錄


徐薇鈞(2011)。健康促進介入對體重過重之B肝帶原者成效與生活品質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10098
溫明寰(2003)。比較兩種臥床加壓時間對經皮穿肝術後病患舒適程度及出血合併症之影響〔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7-1704200714522656
曾振峰(2006)。國中生身體活動量與體適能的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新民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2079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