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37.68

摘要


體育運動長久以來,一直是學校教育之一部份,透過體育活動能獲得身心的健康外,更能學習社會行為、發展運動道德,以為社會生活之準備,倘若,體育運動在透過競爭活動、運動參與後卻反而習得負面價值觀或反社會行為,那麼學校體育的價值與意義將受到嚴正考驗!反之,若透過體育活動的參與能習得社會行為,啟發正面性格發展,不正是參與體育運動的一大誘因;故本文擬針對運動道德發展的情況進行探討。

關鍵字

道德 運動道德 運動倫理

參考文獻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編著(1988)。社會心理學。台北:空中大學。
方慈惠(1998)。棒球選手的運動道德判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王宗吉譯、Nixon, H. L. II、Frey, J. H.著(2000)。運動社會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中華書局編輯委員會(1985)。辭海。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呂俊甫(1991)。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紀錄


李瑞英(2013)。~放學花路米~一位國民小學二年級校內課後照顧服務班教師方案設計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3.01216
劉士誠(2020)。體驗學習融入品格籃球營對弱勢青少年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NTNU202000172
鄭伊華、李佳諭、許雅雯(2022)。柔道場上的禮法與暴力界線之探索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21(2),53-65。https://doi.org/10.6169/NCYUJPEHR.202212_21(2).05
王志全、潘緯澄(2022)。競爭人格與運動道德之關係大專體育(162),16-24。https://doi.org/10.6162/SRR.202209_(162).0002
洪琇惠(2010)。走過青春叛逆的少年兄--運動對品格行為轉變之生命敘說〔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3380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