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59.163

摘要


綜觀現今的運動消費現象,消費者不僅滿足於運動商品實用與方便的「物質性」,其更趨近個性化、獨特化與多樣化的消費取向。社會大眾對於運動商品的購置,不再限於對「物的消費」,有更多的取向是在對運動商品的「認同消費」與「文化消費」之脈動中。運動商品被符號化、象徵化,消費本質除了貨幣轉換與物資流通之外,消費者更重視的是商品背後的「意義認同」,此是種特定族群、意識與身分的凝聚表徵。所以消費者對運動商品的消費已成為一種感性與文化性的符號消費。

關鍵字

運動商品 符號消費

參考文獻


油古遵、遠流出版社譯(1989)。消費者主權時代。台北:巨流。
星野克美、遠流出版社譯(1990)。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黃金柱(1994)。體育運動策略性行銷。台北:師大書苑。
張君玫、黃鵬仁譯、巨流圖書公司譯(1997)。消費。台北:巨流。
鄭志富()。

被引用紀錄


林玠良(2002)。人、運動、流行文化與城市的光合作用─街頭籃球運動的深層意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0082
鐘紫云(2007)。大學生名牌精品消費現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35359
劉晉彰(2007)。「後現代街頭塗鴉藝術」導入文化創意產業流行消費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61-1811200915323702
林子淵(2009)。運動鞋收藏者收藏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4833
李冠男(2012)。理性、衝動性購買因素與消費者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以產品涉入、產品代言人之調節變項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05251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