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7.73
  • 期刊

媒體體育運動內容中呈現的性別差異情形

摘要


女性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長久以來一直都是處於弱勢,她們遭受到參與機會的被剝奪或受到嚴重波視等種種不平等的對待。雖然近年來人們致力於改善男女性別在參與體育運動的公平性,表面上雖已有大幅的改善,不過事實上還是潛藏著許多差異。本文藉由傳播媒體觀點來看體育運動中性別差異的情形,可以發現在報導量上男多於女,而在報導運動項目上則有「性別適合」的現象。另外從傳播媒體對體育運動的報導內容上也反應出不同性別特徵有差異、女性位居支持者的角色、女性被邊緣化及男性霸權的心態。要改善體育運動中性別差異的情形,筆者認為傳播媒體應付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關鍵字

媒體 運動 性別

參考文獻


伍炳勳(2004)。臺灣地區主要報紙對全國運動會新聞報導之內容研究。國立體育學院。
吳淑儀(1997)。臺灣主要報紙對奧運新聞報導之內容研究。中國文化大學。
李慈梅(1997)。我國報紙運動新聞之運動價值分析研究-以民生報、中國時報爲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聰哲(1996)。臺灣地區大眾傳播媒介體育運動報導形式之調查。國立體育學院。
洪嘉蔆(2003)。運動新聞文本的性別意涵分析。國立體育學院。

被引用紀錄


程昱瑋、曾郁嫻(2023)。媒體工作者視角下的運動員性別呈現: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為例臺大體育學報,(印製中),11-23。https://doi.org/10.6569/NTUJPE.202309_(45).0002
董容慈(2020)。臺灣之光,然後呢?景美女中拔河隊的生命紀實〔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2002271
潘郡瑤(2017)。「為什麼我要留長髮?」:台灣HBL甲組女籃球員的身體經驗與性別認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3502
許雅雯、李殷如、林雨德(2017)。體育系刻板印象的初步探索與測量發展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6(3),70-79。https://doi.org/10.6169/NCYUJPEHR.16.3.05
吳仁裕(2012)。女性運動員之批判話語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7309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