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71.112
  • 期刊

東亞空氣汙染與酸雨現況和未來演變分析

摘要


近年來酸雨研究報告顯示,東亞的酸雨與北美東部、北歐和中歐等地不相上下。中國大陸近幾年來,酸雨已由原先之南方和西南方諸省向北延伸到青島,向東擴展到廈門。南方酸雨嚴重的城市二氧化硫濃度亦偏高,部分區域之森林已遭傷害。1993年貴陽的二氧化硫濃度達0.173ppm,重慶為0.100ppm,宜賓為0.118ppm,其pH值各為4.77、4.49與4.23。日本二氧化硫污染為全國性問題,於1967年達到0.059ppm的高峰,而後情況日益改善,1990年降至0.010ppm。1983-1987年第一期酸雨研究計畫中,監測到全國酸雨年均pH值在4.4-5.5之間,第二期1988-1992年研究結果與第一期相較並無太大變化。兩次計畫均顯示日本西南半壁較嚴重。南韓主要大都市1980-1992年期間二氧化硫濃度持續減低,由漢城1980年的0.094ppm減低到1992年的0.035ppm顯著的改善數據可得到佐證。各大城市降水pH值介於6.1-5.0之間,歷年來酸度變化不大,1990年漢城降水pH值為5.0。冬季因取暖二氧化硫排放增加,酸雨pH值可達4.0。台灣1982-1993年二氧化硫濃度並無顯著變化趨勢,年均濃度介於0.022ppm與0.032ppm之間。1990-1992年研究報告顯示酸雨已涵蓋大部分地區,都會區之降水pH值在4.06-4.57之間,而鄉村地區在4.50-5.24之間。隨著東亞經濟的成長,可預期2010年之前二氧化硫排放量將倍於目前之值,屆時酸雨問題毋庸置疑的將更趨嚴重。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