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9.230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哀傷(grief)是護理人員在照顧病人和家屬時,最常遭遇到人性反應,但在護理的領域中有關哀傷的概念,非常的含糊不清,也缺乏一致性的看法,故本篇報告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藉由概念分析的方法來幫助讀者瞭解:(1)哀傷的本質及其定義性特徵,(2)臨床上可能發生的各種情境,(3)哀傷的前提及後果,(4)實證性參考體材。依據概念分析的結果發現哀傷乃是人類對失落的正常反應,且在護理的範疇中,無論是內外科或是產兒科的病患或家屬,都會因親人的死亡、疾病狀況或身體功能殘缺而出現哀傷的反應。故對護理人員而言,需深入瞭解有關哀傷的概念,才能針對個案或家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以協助其度過哀傷的過程。

關鍵字

概念分析 哀傷

被引用紀錄


潘慧君(2011)。焦點解決教牧短期諮商對喪親家屬之影響〔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1.00230
歐淑伊(2013)。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照顧瀕死病人家屬哀傷反應的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初探〔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3.00052
陳馥萱(2015)。發展胎兒死亡事件之照護模式—行動研究法之應用〔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2291
蔡淑惠(2007)。歷經非選擇性終止妊娠之婦女的哀傷與創傷後反應及其相關因素〔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3141
黃美菊(2004)。死亡地點與癌末病人喪親家屬哀傷反應之相關性探討〔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7-1704200714570928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