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54.122
  • 期刊
  • OpenAccess

地方感與大地僧團-史耐德佛教環境哲學再探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佛教深層生態運動代表人物史耐德的環境思想。史氏最具代表性的觀念,一為偏向情感意的「地方感」,一為具實踐意的「僧團」觀。「地方感」正是佛教走向生態化、綠色化的基石,由於地方感的思想座標,才使得佛教走出超越論的主體哲學。史氏的「僧團」觀,其成員泛指動物、植物所成的「社區」,就傳統佛教的意涵來說,是去經典脈絡化的擴張性詮釋,因此,其背後的實踐意圖有待重新評價。針對「地方感」的討論,本文以史耐德英譯的《寒山詩》作為題材,呈顯史氏反應在譯作中的地方感與荒野,正是他受中國文化啟發的北美本土經驗,上接梭羅自然寫作的傳統,下開史氏尋找一個地方深耕的生活方式。史耐德對「僧團」的詮釋,要放在慈悲觀的脈絡來理解。史氏主張結合東方心靈淨化的慈悲與西方社會革命的慈悲,尊重文化與生態的多樣性,為最無助的弱者代言。他公開呼籲每個「僧團」的成員皆有其生存的權利,其權利在政府議會中應有代表權,這便造就史耐德基進的佛教環境哲學。然其立論實有不足,因此,筆者建議以「淨土」作為實踐動機,以滿足「僧團」轉向的必要性,並由「僧團」的觀念,修正「人間淨土」有「淨」而無「土」的根本取向。

參考文獻


Sherm Paul(1922)。For Love of the World: Essays on Nature Writer。Iowa City: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程虹(2001)。尋歸荒野。北京:三聯書店。
陳元音(1997)。禪與美國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鈴木大拙著、孟祥森譯(1982)。禪學隨筆。台北:志文出版社。
Alan Watts(1958).Nature, Man and Woman.New York:

被引用紀錄


陳慶坤(2014)。以魏晉六朝「自然山水觀」會通現代環境美學〔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60520141753398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