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63.58
  • 期刊

社會取向自我實現者與個人取向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

Social- and Individual-oriented Self-actualizers: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楊國樞在其有關人類基本需求的「雙Y理論」中,曾提出有兩種自我實現的看法,並分別稱為「集體主義的自我實現」與「個人主義的自我實現」。他認為儒家文化圈內的東亞國家或地區(如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日本、韓國)之人民的自我實現應屬前者,基督教文化圈內的美歐國家或地區之人民的自我實現則屬後者。又,從楊國樞之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對比觀之,集體主義的自我實現應是社會取向的自我實現(可再分為關係取向、家族取向、及他人取向三種次級自我實現);個人主義的自我實現實則是個人取向的自我實現。 楊氏在其雙Y理論中,曾指出兩類自我實現在以下三方面顯著不同:(1)所實現之自我的性質或內涵不同,(2)所採取之實現方法或途徑不同,及(3)實現自我的目的不同。除此之外,還應再加上第(4)項,即社會取向自我實現者與個人取向自我實現者所形成之心理與性格特徵不同。 本研究即就第四項的差異,從事系統性的概念分析,進而編製衡鑑兩種自我實現者之心理特徵的正式工具。有了兩類自我實現者之心理特徵的理論架構與測量工具,未來乃可分就兩者從事系統性的實徵研究。 本研究以台灣與大陸的大學生及社會成人作為受試者,主要目的在建立測量兩類自我實現者之心理特徵的新工具。現已完成概念分析、題目撰寫、樣本施測、項目分析、題目選擇、及其他相關分析。

並列摘要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compares the comm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oriented and social-oriented self-actualizers. The comparison is made at two levels,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of individual-oriented actualizers is based on Jung's (1916), Adler's (1930), Goldstein's (1939), Rogers' (1959), and Maslow's (1970) discussions on self-actualization, self-realization, the self-actualizer, and related concepts.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of social-oriented actualizers employs the concept of junzi (君子) in the Confucian cultural tradition as the culturally Chinese prototype of a self-actualizer, and the life-long process of striving to be a junzi as the culturally Chinese version of self-actualization. The analysis relies on texts from Confucius and his disciples and followers and related scholarly discussions. The two conceptual schemes are used as guides to develop items to construct two scales to asses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kinds of self-actualizers. Sampl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adults from Taiwan and China are used as respondents.

參考文獻


于洋(1992)。Y形結構-人性的先天與後天。廣州市:花城出版社。
朱義祿(1991)。儒家理想人格與中國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杜維明(1990)。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聯經出版社。
韋政通(1972)。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光國(1993)。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被引用紀錄


蔡宜軒(2014)。探討創業家及非創業家在創新能力與偶然力上之差異-以台灣美容美髮服務業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4.00823
王宗賢(2014)。行動應用程式使用方式(App)對創新能力與偶然力之影響研究-以南山人壽員工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4.00780
麥文玲(2017)。中庸與心理健康的關係:自我疼惜的調節效果〔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700137
徐承宇(2016)。國民中學學生族群認同、自尊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600287
李明峻(2012)。大學生生涯需求之探討—以北部普通大學職輔中心之服務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12.0026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