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7.72.114
  • 期刊

彩虹信念:性別弱勢在運動中的平權與興起

"Rainbow Belief": The Equality Development of Gender-Minority in Sport

摘要


近年在臺灣本地,同志相關議題備受重視,從各種積極的社會參與形式中不難發現同志團體透過各種公開活動為性別弱勢族群發聲與爭取權利,而休閒與運動場合更是常被性別團體視為理性現身或社會出櫃的專有場域。基於現代社會中仍存在性別弱勢的狀況,社會的改變促使弱勢團體紛紛現身,本文論述的目的乃是試圖從同志歷史的發展脈絡出發,透過理論發展脈絡的向度,分析並瞭解全世界最大的同志體育與文化活動盛會的發展過程及該活動使命與目標,瞭解並揭露曾經在歷史上備受壓抑的性別弱勢團體,在新世紀中如何使用運動重新定位社會角色,並現身天下。

並列摘要


In Taiwan, LGBTQ organizations have increased exposure and pushed for equality for gender minorities through many public engagements. In particular, sports have been viewed as a socially-appropriate setting to ”come out” by gender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ise of both Gay Games and cultural movements from a queer theory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pecifically, we discuss how LGBTQ groups utilize sports to redefine their social image in modern days.

並列關鍵字

LGBTQ gay games homosexual athletes queer theory

參考文獻


江映帆(2012)。臺灣體育界的性別文化與陽剛女運動員的生存策略(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
何日生(2004)。讓弱者生存,是一種智慧。人醫心傳。6,8-9。
吳宜霏(2011)。籃球運動中女同志的T味身體操演(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吳嘉馨(2006)。影響女同志休閒活動選擇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呂建宏(2006)。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及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被引用紀錄


彭康助(2022)。一位臺灣同志運動員參與2018年巴黎Gay Games的敘事分析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73),1-21。https://doi.org/10.6590/TJSSR.202212_(73).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