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74.248
  • 期刊

淺析戲劇對史傳的傳播作用-以明傳奇《八義記》為例

摘要


中國戲劇有許多都採用歷史事件作為本事,經過劇作家的改造和潤飾後再搬上舞台。這種創作方法不僅讓觀眾對人物劇情能更熟悉認同,同時劇作家巧手改編過後的史事,往往比原本嚴肅的歷史紀錄更能贏得一般民眾的注意與流傳。明傳奇《八義記》就是其中的例子之一,它將原本記載於史籍的「趙世孤兒」故事轉化提煉,透過戲劇特有的魅力廣大流傳於民間,本文擬從劇作家刪改史籍的痕跡中,探討《八義記》如何選擇、演繹史事,用以達到引起觀眾共鳴的方法。內容將分成三個部分來討論,首先分析史傳中「趙氏孤兒」史事的演變,從《春秋》、《左傳》等先秦史籍來看「趙氏孤兒」的歷史紀錄,確認「趙氏孤兒」故事在歷史中的原貌,然後再由《史記》中的〈晉世家〉、〈趙世家〉等篇章來分析司馬遷如何增刪人物與情節,達到集中主題的效果,並藉此建構出後世「趙氏孤兒」故事的基礎架構。其次本文以《六十種曲》中的《八義記》為底本,探討古典戲劇為了符合大眾需求,如何以情節、人物、主題三方面的改寫,將原本錄於史書中「趙氏孤兒」的記載轉化成四十二齣精采動人的長篇戲劇。最後分析「趙氏孤兒」故事在史書與戲劇間的異同與承遞,希冀能藉以窺出戲劇如何傳播史傳文學的脈絡。

參考文獻


清阮元校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清毛晉編(1960)。六十種曲。台北市:開明書局。
黃竹三編、馮俊杰編(2001)。六十種曲評注。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漢司馬遷(1955)。史記一百三十卷。台北縣板橋市:藝文印書館。
瀧川資言(1993)。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