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95.48
  • 期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一年級學生健康生活狀況調查與健康危險評估實驗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一年級學生健康生活狀況、健康危險因子的分佈及其相關因素,以及應用「健康危險評估」來進行衛生教育,以改善學生健康危險因子,增進健康生活的效果,進而做爲推展學生健康促進計劃之參攷。 本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八十五學年度全體一年級學生爲母群,採系統隨機抽樣方式,抽取300人爲樣本。本研究採前後測實驗設計,將樣本學生以學系爲基本單位,隨機分配成實驗Ⅰ組、實驗Ⅱ組和對照組共三組,其中實驗Ⅰ組施予一般衛生教育,實驗Ⅱ組施予「健康危險評估」的衛生教育,對照組則未施予任何衛生教育,以便進行比較。 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一年級學生生活中主要的健康問題與健康危險因子是:「運動量及避免運動傷害的知能不足」、「均衡膳食的攝取並不理想」、「不開心自己的血壓」、「經常在路邊攤進食」、「急救知識、技術不足」、「口腔衛生習慣不佳」、「經常熬夜,睡眠不足」、「騎機車超速且很少戴安全帽」、「對藥物可能産生副作用的認識不夠」、「對社會環境的參與不夠」、「攷試時臨時抱佛腳」、「壓抑情緒而有問題時卻不顯尋求專家協助」、「女生未能經常做自我乳房硬塊檢查」、「女生體重過重」、「約八分之一的學生是B型肝炎帶原者」、「憂鬱程度偏高,且有一半的學生在過去三年中至少曾經曆過一次重大不幸事件」。 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一年級學生生活狀況屬中上程度,且家庭社經地位愈高的學生,健康生活狀況愈佳。學生的「實際與健康年齡差」平均爲-5.65歲,也就是說健康狀況較實際年齡老。「實際與健康年齡差」與「性別」、「學系類組」、「家庭社經地位」有關,其中女生或社會類組或高社經地位的學生都顯著的較其他水准的學生來得年輕。 三、本研究以「健康生活狀況」與「實際與健康年齡差」爲實驗介入的重要效標,以第一次評估的結果作爲共變量,將第二次評估結果進行多變項共變數分析發現,不同的研究組別在「健康生活狀況」與「實際與健康年齡差」兩方面都有顯著的差異。再經薛費氏事後攷驗結果,不管是在「健康生活狀況」或「實際與健康年齡差」都是「健康危險評估衛生教育組(實驗Ⅱ組)」顯著的較「一般衛生教育組(實驗Ⅰ組)」與「對照組」得分高或年輕。可見應用「健康危險評估」來從事衛生教育工作,對改善學生健康危險因子,增進其身心健康之效果是可以肯定的。

被引用紀錄


徐薇鈞(2011)。健康促進介入對體重過重之B肝帶原者成效與生活品質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10098
陳毓璟(2019)。大學生健康老化多元創意教學課程之成效研究:從健康覺察到行動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2),161-190。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906_64(2).0006
許惠貞(200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中心衛生教育〔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093825
劉婉柔(2003)。國小學童學習壓力及用眼行為與近視相關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5608
黃彬璽(2008)。中央警察大學學生危害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32029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