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235.247

摘要


依法行政的最高境界,應是「良法之治」,實現社會正義,以建立「社會的法治國家」。依法行政之考核監督,應落實形式意義以及實質意義之法治國家,以符合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自然法則(大道)與國民經濟活動(產業經濟)發展需要,使百業欣欣向榮(聖人的境界),營造人民良苦生存發展環境,使國家長久安。在此法制機關(單位)以及法律學者專家,應可積極協助增進政府機關立法及執法過程中,依法行政之品質,以使法規合理化。

參考文獻


吳庚(2010)。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
馬懷德編(2010)。法制現代化與法治政府。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高鴻鈞(2003)。現代法治的出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陳新民(2001)。法治國家論。台北:新學林文化公司。
陳敏(2007)。行政法總論。台北:新學林文化公司。

被引用紀錄


廖秀春(2017)。我國現行海關查緝走私法律問題之探討〔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700333
陳彥汝(2015)。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之爭議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005201615091199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