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78.207
  • 期刊

物理治療對於已接受手術後的女性乳癌患者之效益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Therapy on the Post Operational Females with Breast Cancer

摘要


背景與目的: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顯示乳癌為臺灣婦女發生率第一位之癌症,其死亡率亦為十大癌症中第四位。這些患者通常要進行外科手術,再依據不同情況接受其他治療,如: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等。而經由上述治療後有些患者會伴隨肌肉骨骼系統的負面影響或淋巴腫脹情形,所以物理治療或復健已被列入這類患者的治療指南之一環。然而過去國內研究較少針對已經過手術介入的乳癌患者於接受物理治療之效果。故本篇研究目的為探討物理治療對於已接受手術後的女性乳癌患者之效益。方法:利用病歷回顧方式搜尋過去1年內於東部某醫學中心有乳癌相關診斷且已接受手術治療及復健介入之女性患者的病例,其中,復健介入需至少有2次(含)以上之門診記錄,亦即表示個案接受12次以上的物理治療介入。截取其年齡等基本資料以及介入前和介入後之表現,包含:肩部抬舉角度、疼痛和手臂週長。以配對t檢定(pair t-test)檢驗介入前後是否有差異,以p<0.05為達統計之顯著差異,再考量各個表現之最小臨床重要差異(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MCID),若介入前後之差值超過MCID值為達臨床顯著差異。結果:符合條件的女性個案共17位,平均年齡為54.9 ± 9.3歲,身高155.1 ± 7.2公分,體重61 ± 9.8公斤,從開刀至接受物理治療時間之中位數為3個月(1~18.5個月)。介入前肩部屈曲角度為149.1 ± 26.1度,肩部外展為138.2 ± 33.6度,最痛時的疼痛程度以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表示為4.5 ± 2.7分,肱骨外髁(lateral epicondyle)近端12公分之週長為27.9 ± 3.8公分,肱骨外髁遠端10公分之週長為22.4 ± 2.9公分。介入後表現分別為肩部屈曲角度為171.2 ± 10.5度,肩部外展為169.7 ± 14.3度,最痛時的疼痛程度(VAS)為2.3 ± 2.0分,肱骨外髁近端12公分之週長為27.3 ± 3.5公分,肱骨外髁遠端10公分之週長為22.1 ± 2.7公分。以配對t檢定檢驗介入前後各項參數之差異,所有參數之p值均< 0.05。將各個參數之MCID值列入考慮後,介入前後之肩部屈曲角度、肩部外展角度及最痛時的疼痛程度這3個項目之改變程度有達臨床之顯著差異。結論:本篇研究顯示對於已經過手術後之女性乳癌患者,接受物理治療介入後在許多表現均有顯著改善,其中,以肩部抬舉角度或疼痛改善為最,在上肢肢體週長差值雖無超過其MCID值,這或許是因為部分個案為手術後即進行轉介,目前尚無腫脹情形,亦或在物理治療介入期間可減少上肢肢體產生淋巴腫脹情形。未來研究仍須更多個案來驗證這些結果,也建議可再針對其日常生活功能或力量等方面的變化或手術後多久介入較為適當來進行探討。臨床意義:許多女性乳癌患者於接受手術或其他治療後會伴隨肩部抬舉角度受限、疼痛或腫脹等現象,而本篇研究證實經由物理治療介入後可改善部分症狀。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