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51.241
  • 期刊

【論文摘要】腦中風急性後期患者物理治療介入之成效

【論文摘要】The Effects of Physical Therapy Intervention on Post-Acute Stroke Patient

摘要


背景與目的:2014年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積極規劃與建構臺灣腦中風患者急性後期照護模式,依據病患失能程度,在復健黃金期內提供6至12週住院的積極復健治療。使患者儘速恢復日常生活功能,降低失能嚴重度及減少家庭與社會照顧壓力的負擔,進而解決後續患者再住院與長期住院的醫療問題與支出。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腦中風急性後期患者接受積極物理治療之成效及展延患者結案和期中進步之比較。方法:採回溯性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本院2017年已結案之參與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計畫之個案共10人,探討物理治療介入在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平衡功能、行動功能及心肺耐力等5個面向之成效;其相對應的評估量表為巴氏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柏格氏平衡量表、5 m行走測試及六分鐘行走測試。統計分析使用SPSS 22.0,類別變項以百分位數表示,連續變項以中位數及四分位距表示。治療前與治療後的進步成效,採用相關樣本配對符號等級檢定;展延個案期中進步百分比((第2次期中評估−初評)/初評)及結案進步百分比((結案評估−初評)/初評)之比較,亦採用相關樣本配對符號等級檢定。結果:個案數10人(100%),年齡(年)59.57(53.19 ~ 66.83),展延個案5人(50%);巴氏量表前後80 (63.75 ~ 86.25) vs. 100 (100 - 100) (p < 0.05),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前後4.5 (2 ~ 5.25) vs. 7 (4 ~ 7) (p < 0.01),柏格式平衡量表前後45.5 (38.75 ~ 49.75) vs. 55 (51.75 ~ 56) (p < 0.05),行走速度前後0.52 (0.37 ~ 0.71) vs. 0.83 (0.75 ~ 1.04) m/s (p < 0.05),6分鐘行走距離189.45 (140.63 ~ 287.48) vs. 344.35 (260.4 ~ 387.75) m (p < 0.05)。至於展延個案,在5個面向的結案進步百分比皆大於期中進步百分比,但只在6分鐘行走距離達到顯著差異(p < 0.05)。結論:針對急性後期有復健潛能之個案,提供較高頻率的積極物理治療後,在日常生活功能、平衡功能、行走功能及心肺適能皆能達到有效的改善;也因失能程度的降低,減輕了家庭及社會的負擔。對尚有進步空間的患者,提供3至6週的展延治療,本研究分析只在心肺適能有達到顯著差異,但其他面向亦有改善。臨床意義:以病人為中心的跨團隊介入及積極的復健治療,提升了治療品質,使腦中風患者在黃金初期,其功能得到明顯的改善,也提升了病患治療的動機。但病患經過這6至12週的積極治療,是否學會獨立進行該運動的能力,並成為生活型態的一種運動習慣,使治療成果持續或更進步,則有待後續研究探討。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楊孟釗、黃威銘、洪鵬翔(2022)。自動化識別用於數位腦血管攝影醫材管路之智能系統健康科技期刊8(2),1-10。https://doi.org/10.6979/TJHS.202203_8(2).00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