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96.135
  • 期刊

【論文摘要】針對行走功能不足的痙攣型雙邊腦性麻痺兒童實行多元介入計畫之效果:個案報告

【論文摘要】Effectiveness of Multiple Intervention Programs in Insufficient Ambulatory Ability Children With Spastic Diplegia Cerebral Palsy: A Case Report

摘要


背景與目的:痙攣型雙邊腦性麻痺兒童常有行走速度緩慢、耐力低等行走功能不足,影響日常生活參與,也成為轉銜進入小學時參與班級團體行進的阻礙。此外,由於姿勢控制能力較差,避免衝撞與跌倒也是痙攣型雙邊腦性麻痺兒童介入計畫中重要的一環。方法:本篇個案報告以「個案處理模式」(Client Management Model)及「國際功能、失能和健康分類模式」(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Model, ICF model)分析個案主要問題,參考臨床實證醫學文獻,擬定個案的治療目標和一個十週的介入計劃,並在介入後評估其成效。參考實證文獻設計的介入計畫包含被動牽拉、綜合運動訓練與環境注意訓練。被動牽拉為一週5次,每次10分鐘,針對雙側膕旁肌和下肢內縮肌群進行靜態牽拉;綜合運動訓練為一週3次,每次20分鐘,包含跑步機與踏步機訓練各10分鐘。跑步機為使用扶手,在治療師接觸保護下,速度從0.3 kph開始,依照個案狀況調整;踏步機為每組20步,共6組進行,阻力依照狀況調整。環境注意訓練為一週3次,每次10分鐘,運用汽車造型腳踏車,由治療師踩動踏板控制速度,個案則操縱方向盤,並以口頭下達「前進」、「後退」、「停」的指令避免衝撞。治療師會以口頭提醒個案注意周遭環境,並隨個案進步逐漸減少提醒頻率並加快腳踏車速度。結果:10週介入結束後,個案雙側膝膕角(右/左)由80/64°進步到52/42°,放手行走由3步但無法原地停止,進步到10步可以原地停止,6分鐘行走測試則從87 m進步到105 m。碰撞次數由一週15次進步到一週1次。結論:本個案經過10週介入後,有效改善其行走功能。臨床意義:針對本5歲Gross Motor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Scale III行走功能不足的痙攣型雙邊腦性麻痺兒童實行包含被動牽拉、綜合運動訓練與環境注意訓練,有效改善其行走功能。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