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23.123
  • 期刊

【論文摘要】功能性肌力訓練對慢性發炎性脫髓鞘神經病變病人坐姿平衡及功能性動作影響:個案報告

【論文摘要】Effects of Functional Muscle Strengthening Training on Sitting Balance and Functional Mobility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Patient: A Case Report

摘要


背景與目的:慢性發炎性脫髓鞘神經病變(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CIDP)是一種由自身免疫系統傷害周邊神經和神經根所引起的肢體無力及感覺缺損,每年發生率為每十萬人1.9~7.7人,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為1.4~4.7:1,平均發病年齡為50~60歲。由於此疾病罕見且臨床表現具異質性,目前臨床已發展出至少15種診斷標準以利檢查出所有變異形式。國外文獻探討的慢性發炎性脫髓鞘神經病變患者大多有步行能力,較少探討較嚴重的病患確診後的初期介入,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以功能性肌力訓練為主要介入方式對慢性發炎性脫髓鞘神經病變病人坐姿平衡及功能性動作的效果。方法:個案為一34歲的男性,在2020年6月診斷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神經病變,有呼吸衰竭及四肢無力的情形,經過血漿置換治療後,上肢及呼吸肌力改善,下肢肌力卻持續無力。於2020年10月診斷為慢性發炎性脫髓鞘神經病變,理學檢查發現個案上肢近端及遠端肌力皆為4分,下肢近端及遠端皆為2分,軀幹肌力為2分,表層感覺及深層感覺為胸椎第10節,深層肌腱反射降低,有姿勢性低血壓,翻身及從床上坐起需完全依賴,靜態坐姿平衡差(poor)。物理治療計畫為進行3週的功能性肌力訓練,包含翻身、躺至坐、維持長坐姿及拱橋的墊上運動。每週6次,每次60分鐘,訓練過程中須注意個案疲勞狀況進行調整。結果:經過3週的功能性肌力訓練,個案靜態平衡從差(poor)進步到佳(good),且能夠雙手抱胸維持短坐姿78秒;在功能性動作方面,個案的翻身能力從完全依賴進步到能在監督下翻身,躺至坐從完全依賴進步到僅需輕微協助。結論:本研究顯示經過3週的功能性肌力訓練,能夠提升慢性發炎性脫髓鞘神經病變病人坐姿平衡及功能性動作能力。臨床意義:此研究驗證功能性肌力訓練可作為肌力不足且日常生活需大量協助的慢性發炎性脫髓鞘神經病變病人,一個安全且實用的介入方式。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