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254.28
  • 期刊

【論文摘要】因壞死性筋膜炎接受髖關節離斷截肢術後急性至亞急性期物理治療成效:個案報告

【論文摘要】The Effect of Acute and Subacute Phase Physical Therapy of a Hip Disarticulation Amputee With Necrotizing Fasciitis: A Case Report

摘要


背景與目的:髖關節離斷截肢移除患者股骨頭以下肢體,僅保留骨盆髖臼,對身體活動功能與生活品質恢復極具挑戰。方法:55歲糖尿病男性病患,左下肢壞死性筋膜炎合併腔室症候群,合併敗血性休克與肌肉壞死,行髖關節離斷術控制感染擴散,術後因敗血症與肺炎導致呼吸器依賴。物理治療於術後第五天待生命徵象穩定(心跳小於120 bpm,平均動脈壓大於65且呼吸速率小於40 bpm)後介入,術後第五至第八日使用呼吸器期間給予胸腔物理治療、上肢肌力訓練及床邊坐姿訓練,以避免臥床與肺部併發症。脫離呼吸器後加強右下肢肌力、耐力與站姿平衡訓練,以提高日常生活功能。傷口癒合穩定後著重殘肢去敏與疤痕組織軟化與患側承重訓練,及雙腳平均載重、重心轉移、動態步態等義肢訓練。個案自急性病房開始接受物理治療介入12週及亞急性病房6週後出院。結果:本個案轉出急性病房時可獨立下床以輪椅活動或助行器輔助短距離單腳跳躍式行走,出院時助行器輔助以義肢獨立行走100公尺及扶手輔助上下一層樓梯。結論:髖關節離斷截肢雖可有效控制感染擴散,然而完全移除股骨後義肢使用困難、幻肢疼痛、身體殘缺意象對患者是極大的挑戰。透過物理治療從急性至亞急性期的照護,隨患者能力與心理狀態調整治療策略,給予生活品質上最大的提升。臨床意義:髖關節離斷截肢極為罕見,此個案由術後急性床邊治療至亞急性義肢訓練之經驗,可作為未來類似個案治療上之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