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早在皇帝內經中就有癲癇的記載,歷代中醫典籍所記載的癲癇發作都屬運動性的發作,如強直性、陣攣性的大發作。對於感覺性、精神性和自律性的發作可以說是完全缺如。中醫歷代名家大都認為癲癇和痰有關,所以常用化痰或袪痰藥物來治療,如半夏、天南星等。分析歷代針灸典籍用針灸來治療癲癇發作,大都選用位於頭部的穴位,其中屬於膀胱經和督脈的穴位最多。以現代醫學的觀點,針灸能治療癲癇發作,主要是針灸所誘發的神經衝動,傳入大腦皮質時發生威覺性交互作用,而使同期化的腦波發生脫同期化現象,而終止癲癇性放電。治療癲癇選用百會、前頂、後頂、絡卻等穴。然後根據腦波或腦血流檢查,依癲癇發作的檢查,另加該部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