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5.98.18
  • 期刊

「傳播」若成為獨立學門,會抑制研究多元化之情況嗎?-從「反對建制學門」的辯論談起

"To Become 'Communicationology', Why Not?"

摘要


本文回溯反對傳播研究建制化之理由,考察這些立論與現狀的契合程度。文中以已建制之學門為參照對象,思考建制化之利弊得失。研究發現,就算建制化為一個學門,仍可有異質、多元的聲音存在,故關鍵似乎在研究者如何看待「不可共量性」,而非將之視為不建制化的理由。本文援引詮釋學之觀察,要做到「相互理解」,可以試著理解異元的聲音及不斷對話,達到視域融合。傳播研究者或可從這些方法入手,嘗試跨越知識的籓籬,建制多元視角的學門。文末試以新科技媒介為核心並援引「數位敘事」之例,該領域除與閱聽人研究(如美感體驗)範疇相呼應外,也可拓展理論與實作意涵,或為建制學門切入點。

關鍵字

知識 社群典範 新媒介 數位敘事 學門

並列摘要


This article reviewed some reasons opposite to institutionalize communication theories to become a discipline, and rethought facts through becoming a disciplinary knowledge.According to histories of institutional scholar community, we can maintain different and multiple paradigm in research fields. That means, scholars can ”bracketing”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nd get 'fusion of horizon' during dialogue, hermeneutical circle.

參考文獻


丁興祥譯、張慈宜譯、曾寶瑩譯、王勇智譯、李文玫譯、Smith, A. J.(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台北:遠流。
李幼蒸譯、Husserl, E.(2002)。純粹現象學通論。香港:商務。
李超譯()。
李醒塵(2000)。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出版社。
吳汝鈞(2001)。胡塞爾現象學解析。台北:商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