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76.213
  • 期刊

臺灣地區大粒徑熱拌再生瀝青混凝土配合設計之研究

摘要


台灣地區大多數道路採用瀝青混凝土鋪面,近年來重載車輛造成瀝青鋪面造成車轍、龜裂、坑洞和平坦度欠佳等問題時有所聞。依瀝青混凝土鋪面基本理論,採取標稱粒徑愈大者,承載重車能力愈佳。,此以思考採用標稱粒徑愈大,而可以大幅度增加鋪面勁度之方法,在近年來政府養護經費日漸捉襟見肘,實可達到小幅度改變目前鋪面材料施作方式,而可以大幅度解決經濟性與材料永續利用之方法。經查閱相關文獻發現,TRB 1259研究成果早在1990年之中介紹,1993年美國瀝青學會亦於AI MS-2手冊中提及,大粒徑瀝青混凝土(Large Stone Asphalt Mixtures;簡稱LSAM),在國內工程會施工綱要規範中第02711章業已列入,但國內卻少有工程採用,探究原因在一般實驗室皆習慣採用4英寸馬歇爾模具,其優點是實驗方便而且錘重較低,而LSAM因為勁度增加,從配合設計乃至於鋪裝養護,皆不同於一般熱拌瀝青混凝土,且工程會綱要規範中內容未盡詳實,故而造成工程師採用上之困窘。從材料永續發展之角度思考,故而嘗試運用再生瀝青混凝土(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簡稱RAP)配合設計方法結合LSAM配合設計,進行研擬大粒徑再生瀝青混凝土配合設計。並且因為粒徑加大,瀝青材料上必需進行改變進行試拌,以添加再生料進行試驗。配合設計過程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剛開始試著進行配合設計時,依照RAP配合設計,添加AC10等級的瀝青作為軟化劑,但是流度值與瀝青含量之關係,不因瀝青含量減少而降低流度,甚至有增加現象;研判可能是再生料黏度較高造成較硬結塊,故提高作為軟化劑之瀝青黏度等級。最後試拌結果採用AC20等級瀝青材料進行之配合設計。此結果表示LSAM因為設計上希望勁度大,能抵抗車轍現象,對於瀝青材料之要求黏滯度較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