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29.15
  • 期刊

台灣專輯封面設計之發展-以聶永真等五人為例

摘要


台灣唱片專輯包裝設計之環境並不健全,最一開始皆為歌手的照片當封面,包裝單一且無趣,並無所謂包裝設計可言,因此唱片專輯設計這個領域並不被重視。蕭青陽及聶永真之崛起使台灣設計大幅成長,專輯包裝愈趨多樣化,唱片專輯包裝設計師也開始倍受矚目,金曲獎亦在2010年時,增設「最佳專輯包裝獎」。包裝設計近幾年廣受到大家研究,激盪出許多絕美之作。為了研究台灣唱片專輯包裝設計,以蕭青陽、聶永真、方序中、周正道、徐昌國五人為主,研究其風格發展,以五人作品為代表,歸納出台灣唱片專輯包裝設計之發展趨勢。期以藉此研究使更多人了解台灣唱片專輯之包裝設計。研究流程先從確定研究主題設計師、年代設定,選擇五位設計師,我們挑選聶永貞、蕭青陽、方序中、周正道及徐昌國等五位設計師,由於這五個人風格較為接近,皆為視覺設計師,且年代上也能切和,較適合列入樣本作分析。所以我們把年代分成,2002-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探討這三個年代的專輯封面設計發展。並將分成四個類別,「造形」、「色彩」、「文字」、「畫面構成」,更利於分析在設計上的發展和演進。研究結果如下:2002-2005年這時期中整體看來都是使用人像類攝影,搭配水平線和對角線構圖,文字主要使用誇張手法的造型體、手寫體來表現,並搭配飽和度非常高的色彩。2006-2010年整體看來都是使用人像類攝影,但是使用插畫的樣本數有增加,也多了較多元的畫面構成,開始使用色塊分割畫面等,文字則主要使用黑體、明體來表現,處理手法愈來愈乾淨,捨棄小字與副標,色彩也漸漸走向不飽和的趨勢。2011-2015年插畫開始廣泛的被運用,甚至不僅限於平面插畫表現,愈來愈多專輯嘗試以特殊印刷、加工等方式呈現,搭配簡潔以及方向性精確的畫面構成,讓畫面與文字的互動性增加,文字則主要使用黑體來表現,結合飽和度低的色彩,以黑色、灰色、白色調的無色彩來構成更乾淨、簡約的風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