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44.178
  • 期刊

抗拒直接民主的公民投票法?從憲法及法學方法論觀點檢視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對台聯ECFA公投提安之認定

The Anti-Democratic Referendum Law?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ECFA Referendum Case from Constitutional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摘要


2010年6月3日,行政院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駁回台灣團結聯盟的ECFA公投提案。由於公審會的駁回理由,攸關公投法如何解釋的問題,因此筆者認為,欲釐清這次事件的爭議關鍵,勢必得先回溯探討公投制度在我國憲法架構之下的定位,才能進一步瞭解公投法相關規定的意義何在。有鑑於此,本文旨從憲法的角度出發,透過觀察我國憲法所建構的民主實踐模式,分析我國憲法如何鋪陳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的關係。本文將指出,由於我國憲法預設了一套支持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並存,並且讓直接民主得以有效制衡間接民主的架構,因此公投法的規範目的,恰恰在於協助實現直接民主對間接民主的制衡。根據此等對公投法規範目的的認知,本文將主張,面對這次公投法解釋的爭議,解決之道並非如公審會所主張的「反面推論」,而應該在認定法律規範漏洞存在的前提之下,運用「類推適用」的方式,安置「不同意者佔多數」之公投結果的法律效果。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王澤鑑(1991)。關於鄰地通行權的法律漏洞與類推適用: 最高法院七十九年度第二次民事會議決議在法學方法論上的分析檢討。萬國法律。55,3-13。
行政院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2010 《行政院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審議黃昆輝先生所提ECFA 公投案公聽會發言紀錄》, 查詢日期:2010 年8 月23日。http://www.ey.gov.tw/public/Data/08417151971.pdf
行政院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 2011 《第13 次委員會議紀錄》, 查詢日期:2011 年2 月23 日。http://www.ey.gov.tw/public/Data/06309485971.pdf
吳志光(2005)。公民投票與權力分立原則:由公民投票的事項限制談起。憲政時代。30(4),483-513。
吳志光(2008)。誰有權召喚公民投票?─評釋字第645 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161,285-296。

被引用紀錄


黃傑(2013)。論日本行政訴訟法制之「當事者訴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0932
劉昱明(2012)。公民投票審議程序的制度面研析:以議題的聚焦與討論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2331
蘇國賢(2012)。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實施之政經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1572
吳冠逸(2014)。論公民投票中介組織之建制及人民不服其審查決定之救濟途徑〔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84840
謝孟耘(2015)。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對保障事件審查基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10154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