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9.234.255
  • 期刊

台灣客家與原住民「人變動物」故事比較研究

摘要


「人變動物」故事源於遠古時期「物我混同」與「萬物有靈說」思維以及圖騰信仰,同時它和「推原神話」有關,故事承續了上古神話中人獸互化的變形情節,認為人和動物既是存在於同一平面,彼此變形互通乃是自然合理;由於蘊涵著深刻的文他意涵,因而具有研究價值。台灣客家與原住民族群早期的生活形態不論是從事農耕或狩獵都與動物關係密切,因而廣泛流傳「人變動物」故事,為人所耳熟能詳。由於兩個族群在起源上並無關聯,故事也就各具特色;惟基於各族群所蘊涵共通的深層心理,以及在台灣族群的地理分佈上,客家人與原住民毗鄰而居,互動過程中的文化交流與影響,故事仍有許多相似之處。本文針對故事所富於可比性的特點,從事前人較少論及,屬於跨族群的民間故事比較研究。旨在發掘故事的本質與特色,揭示其文化內涵和價值;以增進族群間的相互了解,並有助於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與尊重。本文以現今流傳的客家38則故事及原住民133則故事文本為研究材料,論述方式係由表及裡就故事的結構與類型、解釋意涵及教育功能三者,經由綜合分析作共時性的比較研究。

關鍵字

台灣客家 原住民 故事 變形 動物

被引用紀錄


曾竹賓(2006)。台灣客家「謎語歌謠」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1303200709282162
彭志明(2008)。苗栗地方政治與族群關係之研究—以2008年單一選區兩票制立委選舉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54332
鍾秀金(2012)。臺灣客家與原住民民間故事之動物變形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1903201314443418
黃霈瑄(2015)。從接受美學視角看臺灣客家歌謠的現代傳承與女性形象再現〔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33959
彭琦倩(2015)。客家〈吳阿來歌〉與相關文本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9274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