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29.92
  • 學位論文

台灣客家「謎語歌謠」研究

指導教授 : 胡萬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在世界許多文化中,常見一種問答體歌謠,因其內容具有猜謎性質而被稱為「謎語歌謠」。在台灣客家,從日據時代迄今,亦有一種被稱為「海棠山歌對」或「謎歌」、「猜謎歌」的歌謠在民間流傳。藉著「謎語集」、「歌謠集」、「說唱歌本」,這些歌謠被保存下來。如同英國的riddle ballad被視為傳統的歌謠,台灣客家的謎語歌謠,亦被視做是一種能表現客家歌謠即興特色的歌謠。希望透過比較研究,發現台灣客家謎語歌謠的特色,是本文最初的研究動機。 在蒐集自日據時代至今的台灣客家謎語歌謠之後,發現這種歌謠不僅出現在山歌,也有可能被視做童謠或應用於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於是本文以台灣客家謎語歌謠在「山歌」、「童謠」、「三腳採茶戲」中出現的情形為討論的重點。並以中國少數民族(以畲族為主)以及英國傳統的riddle ballad為比較的對象,進行研究。 由於古今中外,這類歌謠的名稱並未統一,因此本文首先明確將謎語分為「真正的謎語」(the true riddle)和「智慧詰難」(wisdom question),而以「謎語歌謠」一詞統稱這類「智慧詰難」式的問答體歌謠。這類歌謠原本應該是山歌對唱的一種,會被歸類於童謠,可能是成人將謎語歌謠中比較具體的一些內容,以唸謠的方式教給兒童或是歌謠采集者、講述者的認知不同而有不同看法。至於出現在三腳採茶戲當中,做為過場戲。是因為一問一答的形式、猜謎的趣味,正好可以在戲劇中成為演員對答、測試對方機智反應、學識之用。英國riddle ballad當中有「詰問什麼是第一」、「比較性的詰問」、「詭論、矛盾」,在台灣客家謎語歌謠中亦可歸納出相同的類型。就是基於對宇宙、人生的好奇與感慨,謎語歌謠在不同的文化中,總會一直流傳下去。 關鍵詞:台灣客家、謎語歌謠、謎歌、猜謎歌、海棠山歌對、山歌對

參考文獻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
范姜灴欽,《台灣客家民間傳說之研究》,台北:文津,2005。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2001。
彭維杰,〈臺灣客家歌謠的文化面向探討--以「苗栗縣客語歌謠集」為例〉,《國文天地》,17:2=194,2001。
Brunvand, Jan H. ed. (1986)The Study of American Folklo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