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97.135
  • 期刊

美軍與國軍計畫作為之差異性分析

摘要


一、美軍自越戰失利後,即全面檢討重整國防組織與軍隊編裝,推動軍事變革與轉型,其恢宏效能已見證於兩次波灣戰爭及阿富汗反恐戰爭。國軍指揮參謀作業緣於美軍1984年前之指參作業程序,雙方內容概均相同;惟美陸軍訓練準則司令部鑑於戰場環境改變、資訊科技快速發展,風險管理觀念盛行、歷次演習檢討分析,及戰場實際汲取的經驗等,經1984年、1993年、1997年、2005年等數次變革與調整,並以「軍事決策程序(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Process;MDMP)」名之,然國軍卻並未與時俱進,致造成某種程序的落差,故當引進MDMP、IPB時,反造成混淆,實有待正本清源。二、國軍「計畫(命令)」的「三部五段」格式,與美軍「計畫(命令)」的「五段格式」幾近相同,惟內涵已大異其趣,尤其「計畫(命令)」各段落內容,均來自「MDMP」產出結果,具充分的客觀性與科學性。基此,「MDMP」與「計畫作為(Planning)」的整個鏈結關聯,實為國軍精進「指參作業」的核心所在,故應建構符合國情、軍情的「軍事決策程序」,同時以「資訊科技(IT)」、「資訊化指管系統」與網狀化「共同資料庫(Common Database)」等輔助工具,以精進速度、精度與品質;尤以國軍亟欲發展聯合作戰能力,更必須要有這樣的關鍵基礎與知識,始能克盡全功。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MDMP IPB

延伸閱讀